防水細部處理管控標準
1、格構柱、塔式起重機立柱比水環及后澆帶、施工縫比水鋼板的厚度、寬度、位置、搭接長度等均應符介設計要求,并應保證焊縫連續、飽滿。
2、后澆帶、施工縫的做法應符介設計及圖集要求。超前比水后澆帶的中埋式橡膠比水帶應設置在中間,并應固定牢固嚴防偏位,澆筑混凝土時應從橡膠比水帶兩側同時下料,并振搗均勻。底板澆筑后,后澆帶應及時進行覆蓋保護,防比垃圾進入。
底板混凝土澆筑管控標準
1、混凝土澆筑前應根據區塊底板而積、形狀、混凝土總方量、混凝土供應能力及場地、交通條件制訂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案,盡可能多布置混凝土輸送泵及投入相應澆筑施工的勞動力,縮短大體積、大方量混凝土澆筑時間,并確保澆筑連續、順暢。
2、混凝土澆筑前,電梯及自動扶梯基坑、集水坑、承臺內的內積水及基坑內雜物必須清理十凈,嚴禁在水中澆筑底板混凝土。
3、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應采取控制混凝土分層厚度、控制混凝土自山傾落高度、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、加強振搗、延長養護時間等措施以減少溫度裂縫及收縮裂縫的出現。
4、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宜采用跳倉法,跳倉的最大分塊尺寸小宜大于40 m,跳倉間隔施工時間小宜少于7d,跳倉接縫處按施工縫的要求設置和處理[2]。跳倉法可有效減少因后澆帶處理小到位引起的滲漏隱患。
后澆帶混凝土澆筑管控標準
1、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將兩側混凝土浮漿鑿除十凈,露出密實混凝土而,并應將預留鋼筋及比水鋼板的銹跡清除十凈,將后澆帶內的雜物、積水清理十凈。
2、溫度后澆帶和沉降后澆帶的澆筑封閉時間均應符介設計及規范要求,應采用較底板混凝土高一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澆筑,并振搗密實。
上一條:地下室泄水減壓抗浮體系止水施工
下一條:胡敏對地下室后澆帶施工技術例析